2012年06月28日
什麼是肌肉疏鬆症?(一)
「肌肉疏鬆症」(sarcopenia
)一詞源自希臘文「sarx
」(意指肌肉)及「penia
」(意指流失),並由Irwin Rosenberg
教授於1989
年提出採用,是指由老化引起的骨骼肌肉衰退。人體肌肉質量會隨着年齡增長逐漸流失,故即使健康的長者也會患上此症。當人體骨骼肌肉質量下降至不健康的水平,便可被稱為「肌肉疏鬆症」。 要進一步了解「肌肉疏鬆症」,我們先要知道一些骨骼肌肉的基本特性。骨骼肌肉控制人體活動的力量,它們由「腱」這個結構連接到骨的兩端。位於腱中間的肌肉稱為「肌腹」,這些肌腹組成一個組織用以控制收縮與放鬆,從而令肌肉縮短及延展。骨骼肌肉與骨骼需要完美和諧的協調以確保肌肉骨骼系統能正常運作,讓我們可以站立、步行、跑步、到處走動,甚至可享受於舞池上隨意搖擺身體的樂趣。另一方面,這些動作與我們的生活及樂趣有着緊密的關係。在長大的過程中,各種動作標示著不同成長階段的里程碑,如嬰孩時期爬行、走路及攀爬;
而停止活動則往往象徵着死亡。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上,不難想像人們會因為種種的疾病引致失去活動的能力,就算一般正常衰老的過程也會導致這種情況。 人體骨骼肌肉能大致分為兩個類別,第一型肌纖維(慢速肌)和第二型肌纖維(快速肌)。第一型肌纖維負責耐力及減慢肌肉疲勞。第二型肌纖維負責肌肉的爆發力和強度,它亦較易感到疲勞。 觀察所得,人類於30
歲至40
歲期間,肌肉質量相對地較穩定。直到50
歲,肌肉質量會明顯地開始下降。從縱向觀察研究所得,人類在中年後肌肉質量會每10
年下降約百分之六。換言之,當達至85
歲時,其骨骼肌肉質量會比45
歲時減少四分之一。 一般來說,骨骼肌肉強度隨著時間會下降及質量流失,而這情況下肢比上肢更為顯著。這種與年齡相關的肌肉流失模式與人體功能有着重要關連。由於我們十分倚靠下身的肌肉組織來進行大部分的日常活動,例如,步行、上樓梯等。因此,「肌肉疏鬆症」不單止嚴重影響一個人的活動能力,還會奪取其自由活動的樂趣。本文第二部份將繼續探討「肌肉疏鬆症」的量度方法。
老人科專科醫生廖建華
康健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