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人施小姐跟我說:「年紀大了,我開始有點頭暈,精神很差,身體很疲倦,有點心悸、胸悶,是不是老機器快壞掉了?老了,我沒救了。」我回答她:「胡說!只是腎氣虛弱而已。」她恍然大悟地說:「真的嗎?腎氣虛弱也會頭暈?您不是騙我吧?我的朋友還告訴我這是很正常的,人老了就是這樣,暈多了就習慣……」我啞口無言。
施小姐快屆60歲了,還是非常活躍,社交生活頻繁,雖然告訴我清淡飲食,應酬時卻沒有節制。除了頭暈外,還偶爾心悸,但是她並沒有多加注意,順水推舟地把一切症狀歸咎於年紀老邁。
頭暈的成因
年紀逐漸成熟並不是頭暈的主要因素,在中醫理論來說,頭暈是由於風、火、痰、虛、瘀引起清竅失養,臨床上以頭暈、眼花為主症的一類疾病,中醫學上稱為「眩暈」。
施小姐的眩暈伴有精神萎靡、多夢而睡眠質量差、健忘、腰膝痠軟、耳鳴症狀,這種眩暈,在中醫學來說,是「腎精不足型」眩暈。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腎陰不充,或老年腎虧,或久病傷腎,或房勞過度,導致腎精耗損,不能生髓。而腦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虛,則產生眩暈。
對症下藥
眩暈根據不同的臨床症狀分為好幾個類型,如眩暈耳鳴、頭脹而且痛、沒因煩勞或惱怒而頭暈、頭痛加劇、面熱潮紅、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口苦,為「肝陽上亢型」,須以平肝息風的方案治療。
很多人經常聽到人說暈,就問:「您是不是氣血虛弱呢?」在臨床上確實也存在這類病人,中醫學上稱為「氣血虧虛型」。他們的眩暈多為稍動則加劇、勞累後立刻發作、面色蒼白、唇甲無華、髮色沒光澤、心悸眠差、神疲懶言、食慾減少等,應採用益氣健脾的治療方案,助氣血化生之源,以治病之本,同時兼補血養肝,養心安神。
另外,眩暈而見頭重如蒙、胸悶惡心、食少多寐者,稱為「痰濁中阻型」,應採用化痰息風的方法治療。
告別頭暈
眩暈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病症,病情有輕有重。各類型的眩暈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相互並見。踏入中老年後,肝陽引起的眩暈,病情嚴重可以引起猝然暈倒,並有發展為中風的可能性。故及時防治眩暈,對中老年人尤為重要。平常宜節制肥膩酒食、忌辛辣、戒燥怒、節房事、適當增加體力活動、鍛煉身體,徵狀出現時可求醫,服藥調治。
如您有頭暈的困擾,快諮詢您的家庭中醫師,及早找出治癒的方法,跟頭暈告別!
作者:
嚴耀堅
香港註冊中醫師
中國國家執業中醫師
中國國家高級美容師
中國國家整脊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學士
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碩士
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博士研究生
(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及香港房屋協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