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不快樂,原因有三
退休人士與家人相處多一點,卻不一定快樂多一點,家也不一定幸福多一點!為甚麼?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 說得太多,聽得太少
不少退休人士與配偶或子女的相處問題是「說得太多,聽得太少」,使對方感覺討厭。若不自覺,常會導致「說得更多,聽得更少」,結果令家人不斷吵架,或進入冷戰狀態。
二. 共處太長,獨處太短
「共處」和「獨處」是我們的兩種需要,「共處」是我們需要家人的陪伴,「獨處」是我們需要自己「單獨」的時間。「獨處」太長,我們感覺孤寂,「共處」太長,我們感覺厭煩。退休人士若不醒覺自己和家人都有「共處」和「獨處」的需要,便很容易導致「共處」太長,「獨處」太短的情況,導致家庭出現磨擦。
三. 怨得太深,愛得太淺
經過幾十年的相處,很多夫婦對對方都積累了不少不滿意的地方,由於以往因工作忙碌和需要照顧子女,沒有時間解決問題,結果把心中的不滿壓抑着。退休後夫婦相處時間多了,心中積壓的不滿情緒再壓抑不下,結果怨得愈來愈深,愛得愈來愈少。
珍惜眼前人秘訣:寬恕、尊重、溝通
有幸福的家庭,我們才會活得快樂。珍惜眼前人,就是締造幸福家庭的秘訣。怎樣珍惜眼前人?秘訣是寬恕、尊重、溝通!
一. 寬恕
大家可能覺得「寬恕」是語氣重了一點,其實不然。很多夫妻就是因為積怨成恨而變成怨偶。彼此寬恕,化解心中的不滿,才能維繫良好婚姻關係。
二. 尊重
我們要尊重和配合彼此「獨處」和「共處」的需要,例如對方需要獨處,我們不要囉唆;對方需要共處,我們要願意陪伴。如彼此都能這樣互相尊重,家人自然能夠和諧相處。
三. 溝通
溝通的秘訣是「多聆聽、少說話」,通過用心聆聽,我們了解家人的情緒和真正需要,通過溝通,才能夠化解不滿和表達尊重。
每個人在家庭的角色會隨著年齡而轉變,但只要愛沒有改變,家可以永遠都是快樂幸福的。最近我的小女兒在澳洲大學畢業,成為獸醫。我和太太參加了她的畢業禮,然後在澳洲旅遊了一個星期。我深深體會到我們之間角色的轉變 — 以前我是司機和領隊,今天女兒是司機和領隊,我坐在她旁邊,看著她駕著車子,靜心聆聽和享受她安排的旅程,心中感到無限的快樂!
黃重光醫生太平紳士
全人發展中心榮譽顧問團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