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29日
如何策劃退休 (下)





我們已經在「如何策劃退休 (上)」認識到為退休生活而選擇適合的投資項目及保持財富穩定增長的重要性,現在可以正式開展退休理財計劃了。

閣下可以透過差額分析踏出退休財務規劃的第一步。首先需要確立自己的退休財務策劃目標及其細節,然後根據自己現有及未來的財政資源作一列表,再根據謹慎但合理的假設來作出長線的推算,以推斷自己的財富能否達致理想的退休目標。

差額分析應用在個人退休策劃的步驟:

(一)    作出合理的假設,包括:
a. 通脹率
b. 銀行存款利率
c. 退休前的每年平均投資回報率 (包括強積金、一筆過投資及定期儲蓄計劃)
d. 退休後的每年平均投資回報率
e. 預計壽命

(二)    訂立退休生活水平的期望(以今天的生活水平為基準)

(三)    列出現有資產清單,從而推算目標退休年齡時所累積到的金額

(四)    列出現有定期儲蓄計劃,從而推算目標退休年齡時所累積到的金額

(五)    列出現時家庭開支與收入,從而推算家庭盈餘累積至退休年齡時的金額

(六)    比較退休目標金額與推算資產總額,以釐定是否存在差異

(七)    如有差異的話,建議採取合適的措拖以彌補不足,甚至可考慮延遲退休年齡或調低退休生活水平

(八)    即使沒有無差異,亦建議採取合適的措施以確保能達致退休目標

例如閣下現時為55歲,預計65歲退休(即還有10年的工作時間),希望退休時能維持目前每月約港幣2萬元的生活水平(以現時物價計算),假設未來通脹率每年平均為5%,10年後同樣生活水平便需每月約港幣41,600元,又即每年約港幣499,000多元。假設這筆款項的每年投資增長和通脹率相約(即每年平均5%),要維持25年的退休開支(至90歲),在65歲退休時便需擁有港幣977萬元的財富(不包括自住居所的價值)才可達致預算之退休生活水平。

這款額數字看似驚人,但其實如閣下已年屆55,即表示已工作了20多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理應已累積一定的積蓄,再加上還有未來15年的家庭每月盈餘(家庭總收入減去必要開支),及再累積的退休金或強積金,只要作出合適的投資安排及規劃,絕對有可能在10年內達至退休目標金額。

總括而言,最重要是明白退休規劃的重要性,投資合適的項目及落實投資的決定,以長時間複式或增長的效果,累積退休所需金額(注意:其實不需追求太高回報率);其次是投資組合的結構,分散風險至不同資產類別,避免過分集中高風險投資而招致難以復元的重大損失,並需要着眼於能提供穩定增長及確保未來退休入息的工具。

作者:
盧世和
認可財務策劃師
ING Financial Planning 高級副總裁

簡介:
盧世和先生任職投資顧問及財務策劃顧問已有逾18年經驗,亦曾多次接受傳媒訪問,分享投資及理財資訊,並曾擔任不少投資研討會的講者。盧先生由1998年至2008年為「信報」撰寫多達200篇有關個人投資和財務規劃的文章,其後結集為「基金投資全透視」及「財務策劃金投資全透視」兩書。

盧先生亦曾在2001年至2010年為香港證券專業學會及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的多個持續專業發展課程的導師,在過去六年亦獲邀擔任由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與南華早報合辦、「指標」雜誌舉辦的最佳財務策劃師比賽評判之一。

伸延閱讀:
如何策劃退休 (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