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05日
我的「六藝大學」





「退休」是很多中年人的忌諱。香港作為一個「工作型」社會,人生的價值觀,難免建基於社會地位、工作入息、消費能力上,甚至出現互相比較,強調醒目形象、注重衣飾鞋履的情況。

退休總給予人很被動的感覺,對此我亦有同感。人生踏入60歲,便得無奈地失去工作和工作帶來的各種好處。所以很多人有「退而不休」的想法,設法延續工作的機會;但是,這其實也是一種被動的想法,為着外在的生活條件及價值而不斷追逐。

「能退善休」,意思是自己決定何時退下現在的工作崗位,但同時仍保持着能力,能夠進入另一個工作崗位;這才稱得上是積極主動的做法。對我而言,「能退善休」可理解為較彈性的工作時間,以及善用閒暇的機會,以發展過去未能享受的興趣。「能退善休」是一個過程,是需要預備的;這亦是一個選擇過程,需要清楚自己希望怎樣過未來的生活,以作出安排。若仔細想想,過去的工作,其實是一連串「個人確定」,目的是得到滿足及快樂。同一道理,「能退善休」也是讓你得到生命滿足及快樂的機會。

如何令生活「六藝化」?

我開始把人生「六藝化」,即是把中國傳統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元素,融入工作及閒暇中,並計劃在退休後,延續這些活動。以下是我將生活「六藝化」的心得:

「禮」是內省和人際關係。我的內省,從我對中國文學的興趣反映出來,並把這些哲理,融入專業﹝西方醫療倫理應用﹞之中;至於人際關係,則可以透過各種工餘的義工活動來實踐。

「樂」嘗試透過悠揚樂韻,獲得心靈的滿足。

「射」是指一些令人可以集中及專注的活動。我兒時的志願是成為畫家,可惜這個念頭立即遭母親強烈反對。我終於在過去一年參加了水彩畫班,若情況許可,我會每天用一小時作畫自娛。

「御」不是指跑馬,而是運動。我在每天上班前用40分鐘跑步,這對改善血壓有很大的幫助。

「書」即閱讀。我常閱讀各類型的書籍。現科技進步,我正考慮購買一部iPad來看書,這不但能陶冶性情,也符合環保原則。

「數」是指可積極用腦的活動。在參與義工活動時,可以找機會幫忙設計活動、做決策等,這樣可以讓人保持腦筋靈活。

在醫療專業上,我正籌劃一系列名為「退休醫療」的學科,其組合包括體檢、預防醫療、老年醫療;大腦、心肺及骨關節健康;還有心理健康、長者健身學等。我希望透過這系列的學科,能擴展我的專業領域及對「退休醫療」的興趣,繼續為長者服務。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演繹「六藝」,希望各位讀者今後在「六藝大學」內找到啟發,讓我們一同積極裝備自己,迎接未來更精彩的新生活。

戴樂群醫生
香港老年痴呆症協會義務秘書及前任主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