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六藝中的「書」,書法藝術除了是一項傳統的中國藝術外,更對習書法者的身、心以至腦部健康有多方面好處。近年,世上有不少專家對練習中國書法的保健成效進行了科學驗證,其中,從事書法心理研究長達三十多年的高尚仁教授,更提出具體的科學數據分析與臨床驗證,證明習書法能夠穩定情緒,舒緩壓力,提升專注力與認知能力。由高教授所開創的書法心理治療,不但運用了「循證為本」的心理健康與預防、治療及康復科學技術,更在臨床實驗與應用中取得實際成效。
高尚仁教授的研究成果,從下列四方面分析漢字書寫如何有助「心、身、腦」健康:
(一) 正向認知效應:
習書法能夠加強注意力、辨識速度與準確性,有助改善抽象推理能力、視知覺能力、視空間能力及短期記憶。
(二) 生理反應:
除了有助降低心律、血壓、呼吸及肌電之外,習書法亦能提升皮膚溫度、脈衝量以及激活腦波。雖然未有研究顯示,習書法會令低血壓患者之血壓進一步降低而影響健康,但建議低血壓患者習書法前先諮詢醫生。
(三) 情緒效應:
習書法有助穩定情緒、降低焦慮和減少心理困惑,從而改善書寫者的情緒。
(四) 人格發展:
相對其他長者,習書法的長者顯示出較健康和積極的人格特徵,包括較聰慧、有才華、情緒穩定、謙遜、順服、有責任感、現實、合乎常規、自主、當機立斷、自律、知己知彼以及較高學習能力。
研究顯示,長期習書法能幫助我們身、心及腦的健康,包括:
(一) 有效改善一般身體狀況;
(二) 延緩智能退化如短期記憶、文字與肢體協調能力等;
(三) 提升預防、治療及康復功能;
(四) 有助放鬆、減壓及穩定情緒;及
(五) 提升認知效應及注意力。
林秉華
心理學家
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
鳴謝:高尚仁教授
香港大學榮休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