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中的「樂」是指音樂,是人類與生俱來皆能感應到的節奏、旋律;悠揚音韻,既可舒緩情緒,亦能振奮人心。這次我們請來音樂治療師伍偉文,為大家分享音樂如何讓人身、心、腦保持平衡與健康。
人體內仿如一個交響樂團,心跳、血液流動都按大自然規律的節奏,每分每秒地運行著。研究顯示,音樂能夠影響血壓、呼吸及對痛楚的忍受程度,刺激身體釋放化學物質以減低焦慮情緒,具鎮靜功能;另一方面,音樂亦能令大腦產生具欣悅感的分泌,從而提升人的情緒和活力。
伍偉文表示,音樂的獨特性是能連接情緒。透過音樂,可改善個人的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質素。
音樂可幫助退休人士的,主要是在情緒、認知、身體機能及社交等方面。伍偉文建議播放柔和的音樂,先讓退休人士想像自己身處一個舒適的地方,然後放鬆心情;播放附有歌詞的歌,可喚起他們過往的感受,幫助抒發被壓抑的情緒,然後再引導他們從歌詞中找出正面元素,從而積極面對人生。
伍偉文表示,退休人士應多參與樂器演奏相關的活動,例如使用敲擊樂器能增強他們的手部協調機能;或透過作曲填詞把創意和情感表達出來,增加成就感和自尊,以及幫助舒緩情緒。此外,一群人能在樂曲的奏唱間建立社交關係,也因共同的經歷促進彼此間的互動分享。
伍偉文認為,即使只當作日常興趣,音樂亦能改善心理質素,讓人心情愉快。若能跟著音樂韻律一起做運動,即使是普通的伸展,也會感到特別輕鬆,並在不知不覺間做上很多次。
面對生活壓力想緩和心情,伍偉文提議挑選浪漫時期的古典音樂,如莫札特《D小調鋼琴協奏曲K466》、貝多芬《F大調第二浪漫曲》等;在樂器上,他特別提到大提琴和單簧管,因為這些樂器所奏出的聲音有厚度,能貼近心靈,令人產生親切感。
不過,伍偉文還是鼓勵大家作多方面的嘗試,接觸多元化的音樂,尋找能感動自己內心世界的元素,讓身、心、腦保持平衡與健康。
鳴謝:
註冊音樂治療師及註冊音樂心靈導航治療師伍偉文,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中國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