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6日
針下大千





隨着科技逐漸取代人力,針黹成為一門日漸珍稀的手工藝。2011年來自香港的陳慧嫻獲選為縫製英國王妃凱特婚紗的團隊成員,引來傳媒爭相報道,重燃大眾對這門傳統手藝的熱愛,亦令陳慧嫻決定以刺繡為終生事業。

刺繡可以鍛鍊一個人的專注能力,並可自我增值以改善技巧,實踐孔子六藝中「射」和「書」。陳慧嫻表示:「刺繡最大的魔力,在於可以令人一坐下便忘我又平靜地消磨好幾個小時。當您在一塊空白的布上逐針逐線地繡上圖案,完成時的滿足感無可比擬。此外,不斷磨練手藝、參考外國作品精益求精,日積月累地提升技巧,也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2010年毅然辭工到英國皇家刺繡學院進修、以該校史上最佳成績畢業的陳慧嫻表示,當年被校長選中為劍橋公爵夫人縫紉婚紗當然感到十分榮幸,但其實她最享受的並不是名氣,而是刺繡帶來的心境平靜:「當您專注地刺繡時,腦內一切雜念都給摒除,平日的壓力也一掃而空。我認為刺繡很適合節奏急速的香港人,所以希望能在香港推廣刺繡藝術。」

為此,畢業後陳慧嫻回港創立「遊走刺繡」,除開班授徒外,亦接洽私人設計及刺繡工作,將刺繡藝術融入不同的場合。陳慧嫻說:「刺繡並非一次性的學習。我希望繼續遊歷不同的國家,欣賞和學習不同民族的刺繡技巧與藝術,認識當地的文化,故命名為『遊走刺繡』。同時透過開班授課,帶領學員接觸各國的刺繡文化。」

2012年9月她創辦了「香港青年刺繡師計劃」,免費教導16位青少年刺繡,帶領學員製作一幅1米 x 2米大的刺繡,完成後(現時作品尚未完成)會將作品公開拍賣,並將籌得的款項捐至奧比斯眼科飛機醫院。「未來一年我希望多做義務教學,透過刺繡讓學員平復情緒、清醒腦袋,靜靜地坐下來想一想人生。」

學習刺繡有何條件?陳慧嫻表示,刺繡可謂一種老少咸宜的嗜好:「我的學員,由20歲到60來歲的男女都有。我認為刺繡不講年齡、無分性別,最重要是要有誠懇的學習心態。因為眼力和技巧都可以用工具搭救,但若想練好根基,得有一定的熱誠和興趣。只要真心喜歡,您定能享受每一針每一線的喜悅。」她繼道:「學刺繡不一定要追求完美,有時候大家圍在一起學習,平靜又愉快地聊一個上午,也很愜意。」無論是為慈善還是個人嗜好,只要有興趣,您也不妨來遊歷針頭下的大千世界!

鳴謝:
「遊走刺繡」創辦人陳慧嫻
www.tourembroidery.com/ch/index_chi.html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