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可以是附庸風雅,也可以是一項有實際回報的投資。就由本港著名古玩商人、北京電視台《天下收藏》節目主持人翟健民與大家分享一下古玩的鑑賞及保養心得。
古玩種類與陶冶性情
被蘇富比亞洲藝術副主席司徒河偉(Henry Howard-Sneyd)稱為「全世界最重要的藝術品經紀人之一」的翟健民,於今年剛以破紀錄的7,400萬港元購得一隻三百年歷史的清代瓷碗,刷新了康熙瓷器的拍賣紀錄。翟健民愛上古玩的理由十分簡單:「父親是古玩瓷器的愛好者,我從小在他薰陶下便成為了古董商。」他闡釋道:「所謂『古玩』,就是有超過一百年歷史的古董,以晚清前的古董最受歐美人士歡迎。中國古玩大致分為三類:字畫,陶瓷,最後是雜項(如木雕、銅器、景泰藍、玉器、鼻烟壺等)。」字畫當然是名家的墨寶才算古董,另外兩類則大多是宮廷散落或流傳出來的貢品,或是一些送予外地使節的宮廷出品。「以雜項為例,很多都是為皇帝而造的東西,小則可隨身攜帶,大則可作擺設。例如乾隆喜歡山,因此流傳了不少畫山的字畫,有些甚至有乾隆親筆題字。
由歐、美、日到東南亞,全世界都有人收藏中國古玩,到底樂趣何在?翟健民解釋道:「收藏古玩的樂趣有兩方面,一來是藏品的升值能力。古董從來沒有價格太高之說,只要是真貨,每隔五年左右就會漲價一倍。」但更重要的,是收藏古董有助怡情養性、平復情緒,更是不少長者的精神寄託。「六藝中有『射』,即要集中心念。鑑賞古董的形態、圖案和氣勢,能鍛鍊眼界與集中力。與同好討論交流,又能促進社交智慧(六藝中的『禮』)、互補眼界與經驗。最後,無論是鑑賞還是投資,都是一種不斷學習(六藝中的『書』)。」最後不消說的,在等待或尋覓心頭好時純靠緣分和耐性,恰恰能改善脾氣與耐性。所以收藏古玩絕對是一舉多得。
鑑賞竅門
談到收藏古玩的要訣,翟健民認為不外是持續學習,慢慢增加常識。「由書籍、博物館到每年本地或海外大大小小的拍賣會,要增廣見聞,渠道十分多。退休人士更特別適合收藏古玩,因為就算是抽空逛逛荷里活道『古董街』或上上網,也能遇上不少古董收藏家或志同道合,大家交流心得。」
作為瓷器古玩專家,他又分享鑑賞陶瓷的心得:「不是年份越久便越值錢,因為不同朝代有不同皇帝,較興盛的朝代流傳出來的藝術品和古玩自然較精美。就瓷器而言,康熙、雍正、乾隆最受歡迎,也被統稱為『清三代』。」清三代各有風格,如康熙有明朝遺風,優雅、不流於工式而藝術感重;雍正和乾隆則要求嚴謹,特愛龍鳳、牡丹和蓮花等吉祥圖案。「形態方面,花瓶較受歡迎,因為裝飾或實際使用皆宜,其立體觀感也佔優。至於最高級的御品較多純作觀賞之用,所以較講究圖案是否美觀精細。」
翟健民又提及玉器:「中國人特別喜愛玉器。而很多人購買玉器都憑『感覺』,選擇條件可謂因人而異,並無準則。以白玉為例,古玩專家會看玉色是否夠白、玉質是否油潤剔透;若是玉石工藝製品,則看成品的造型美感與寓意。一些依着玉石天然形態去雕刻又雕得精妙的,通常都頗受歡迎。」其實無論哪一種類,最重要是「合眼緣」:「古玩是一種閒情逸趣,只要自己看得心曠神怡,是平是貴、是畫是瓶都沒有關係。」
保養小貼士
不同種類、大小和價值的古玩,有着不同的保養方法,不過也有一些通用的竅門。翟健民簡介說:「視乎您是作投資還是純鑑賞之用,不同的古玩會有不同的儲存方法,但若是前者,當然是放在愈安全的地方愈好,例如是堅固或有鎖的夾萬,內裏可能要鋪上軟墊,空氣或濕度都要有適當的調節;因此您應諮詢古玩專家,一起研究最穩妥的保存方法。」
若屬後者,無論大小的古董,大多數人都會放在有玻璃門的古董櫃內,防塵之餘不用擔心不小心碰到,又能隨時欣賞。每一件古玩最好獨立放置,例如以木架子豎起碟子,不能疊起儲放。閒時仔細掃走四周的塵埃即可。翟健民補充道:「無論是哪一類古玩,收藏的地方不能太熱(最好是攝氏30度以下)、太乾或太濕;尤其是字畫,濕氣會加速紙張纖維的分解,而且也絕對不能照着強光,否則會影響顏色。若是特別貴重的,古玩家大多會造一個錦盒來收藏。」不能不提的是,原來日常生活的空氣中所存在的臭氧、二氧化硫、硫化氫、二氧化氮和氯氣,都會損害書畫或有纖維質地的古玩,所以有些專家會在古玩的存放空間使用空氣清新機或調濕機。
最後翟健民強調,收藏古玩講緣分,大家如打算入門,一開始無須刻意執着於藏品的價值。「一如我剛才提及,收藏物品最緊要是合眼緣和心水,一顆平常心最緊要。清代古瓶價值千萬,也可能不及找到兒時玩具(如舊漫畫書或舊模型)那麼開心!」他寄語道。
鳴謝:
永寶齋齋主翟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