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普拉提斯這項運動系統對於普羅大眾絶不陌生,鑑於普拉提斯具有復康的療效,本港不少健身中心、醫院及物理治療中心均有開設普拉提斯課程,您甚至在家也可自行練習。普拉提斯到底是什麼?對比瑜伽或其他運動,它又有何優勝之處?BASI認可普拉提斯教練及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林家琪將為大家講解普拉提斯的歷史、原則及益處。
約瑟.普拉提斯的控制學
普拉提斯由德國運動學家約瑟.普拉提斯發明。約瑟一直相信身體與精神息息相關,遂於1920年代創出一套名為「控制學」的運動系統,及後與妻子於美國紐約開設首家「身體調整中心」,並配合器械以加強這套運動系統的效能;直至1967年約瑟.普拉提斯離世,「控制學」這套運動系統正式改名為「普拉提斯」。
普拉提斯是一種鍛鍊深層姿勢性肌肉、即內核心肌肉(例如盆骨底肌肉、腹橫肌及多裂肌)的運動系統。「內核心肌肉是包圍關節、互相協調以穩定身體的一組深層肌肉,劇烈運動如足球或籃球並無法鍛鍊這種肌肉。」林家琪說:「透過普拉提斯,我們可以強化這數組肌肉,預防運動創傷。除此之外,練習普拉提斯有助保持健美身段,大受女士歡迎。由於內核心肌肉位於身體較深層位置,所以需要持續鍛鍊才見成效。每節普拉提斯課堂大約長一小時,當中包含一系列次序精心設計的動作。」
不少人將普拉提斯與瑜伽混為一談,但其實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運動。「雖然普拉提斯與瑜伽的節奏都較慢,但並不代表兩者相同!」林家琪說:「瑜伽以身體的重量充當阻力去鍛鍊身體的柔軟度,訓練聚焦在姿勢與姿勢之間的連貫性。」反之,普拉提斯著重強化腹肌、改善姿勢、穩定脊骨及改善平衡力以至全身力量的運用。她補充:「有時普拉提斯會配合特別設計的器械去實踐想要的效果。」
普拉提斯的原則
雖然普拉提斯已發展出不同的派別,但它們總圍繞着六大原則:控制、專注、中心、動作效率、精準及呼吸技巧。「約瑟.普拉提斯之所以命名這種運動系統為控制學,全因其宗旨是肌肉的控制──透過不同的動作,您要學習控制肌肉對抗地心吸力、提起身體不同的部位。普拉提斯著重運動的質素而非質量,所以在訓練時您得集中精神,清楚自己正在做哪個動作、在鍛鍊哪組肌肉。」林家琪說。「要控制身體及肌肉,您需要一個集中點,普拉提斯稱這一點為『發電廠』,即是圍繞腹部、上背及下背、臀部及大腿內側的肌肉。進行普拉提斯時,所有能量都源自『發電廠』再轉達至四肢,從而做出不同動作。普拉提斯講究效率,意即我們要運用正確肌肉做出不同動作,所以我們必須準繩地做出每個動作,才可有效鍛鍊每組肌肉,盡取運動的好處。另外,進行普拉提斯時我們要學習採用後外側式呼吸,即深深吸氣至胸腔背部及兩側,然後再運用深層腹肌及盆骨底肌肉將氣呼出。這種獨特的呼吸方法可增加血含氧量及增強血液循環,令運動成效更佳。」
普拉提斯與長者
普拉提斯之所以大受歡迎,不但因為背後六大原則所帶來的裨益,更因為它能強化內核心肌肉,改善姿勢、體魄以至整體健康,有助實踐特定的運動目標,所以不少專業運動員的訓練中都加入普拉提斯。不單如此,普拉提斯還有復康療效:「普拉提斯常用於治療運動創傷,例如我們學院就有教授專為足踝而設的普拉提斯動作。普拉提斯老少咸宜,對長者而言,它不但增強長者的身體感應力,更能改善其活動能力及姿勢,減少受傷機會,從而提升生活質素。」林家琪說。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的奧勒岡健康及科學大學柏金遜中心於2006年的一項調查發現,普拉提斯增強專注力,有助紓緩柏金遜症的退化病徵。
普拉提斯大約於2003至2006年在香港興起,本地的健身中心都有開設普拉提斯課程。對長者而言,普拉提斯或是一種新玩意,但林家琪認為長者對它的熱誠一直不遜年輕玩家。「我的學生最年長的已達90多歲。課堂中,導師只要略為調節動作、或巧妙運用器械,即使患病的長者,如患有關節退化而難於曲膝的長者也能參與其中。長者對普拉提斯持之以恆,從練習累積成效。而且普拉提斯適合在家中練習,對長者而言也是的一大優點。」但她提醒長者,若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或糖尿病,在開始訓練之前應先諮詢醫生。
普拉提斯這種西方的運動模式,亦體現出孔子六藝中的御(運動)、射(專注)及禮(拓闊社交圈子)。練習普拉提斯好處多,有興趣的話不妨閱讀有關普拉提斯的書本雜誌,或上網搜尋BASI或PMA認可教練,認識鍛鍊的正確方法。
鳴謝:
BASI認可普拉提斯教練及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林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