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2日
全球溫泉遊 (上)





溫泉是一種從地底自然湧出的泉水,其溫度高於附近環境全年平均溫度大約攝氏5度,然而不同國家對溫泉的定義稍有不同,如台灣的溫泉法規定泉水的地表量測溫度須高於或等於攝氏30度,日本及韓國的溫泉法定於攝氏25度,歐、美等國則定於攝氏20度及華氏70度。日本及台灣更對溫泉的水質和成分有嚴格規定。到底全球溫泉的種類有多少?浸泡前又有何禁忌和健康須知呢?


溫泉種類與療效

自古以來,溫泉被喻為天然的瑰寶,當中蘊含的礦物成分,具備養生保健之功效。中國古代地理經典、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指出:「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四十日後,身中百病愈」;唐太宗晚年寫的《湯泉賦》亦提及「每濯患於斯源,不移時而獲損」,記載了自古至今,溫泉對人體健康有所裨益。以下依據溫泉的礦物成分將溫泉分類,並略述其療效:

• 單純泉:亦稱中性泉,為攝氏25度以上,成分比較緩和,刺激性因此相對低,無色無味,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身體組織的自癒能力,適合長者浸泡。

• 鹽泉(重氯化鈉離子):依含鹽量分為「弱鹽泉」和「強鹽泉」兩種,皆有護膚及保溫之效,能改善婦人病及糖尿病;經處理後飲用可治腸胃疾病,所以又稱為「胃腸之湯」。

• 硫磺泉:俗稱「臭蛋泉」或「皮膚之湯」,能夠軟化皮膚角質層、止癢、解毒、排毒,紓緩慢性皮膚病及呼吸道疾病。

• 重曹泉(重碳酸鈉):俗稱「美人湯」或鹼性泉,初湧至地表時約為58℃,泉水含豐富鈉、鎂、鈣、鉀、碳酸離子等礦物質,泉色清澈無臭,酸鹼值約在7左右,浸泡後皮膚變得光滑柔細而不黏膩,有改善膚質、消炎及去疤的效果,被譽為「溫泉中的溫泉」。

• 碳酸泉(重二氧化碳):泉溫較一般溫泉水低,能擴張微血管、降血壓及促進血液循環,所以泡起來不會有急速脈摶加快的現象,俗稱「心臟之湯」。而由於泉水含有二氧化碳,會在皮膚表面呈現氣泡,有輕微按摩作用,又稱「氣泡湯」。

拜活躍的板塊運動所賜,溫泉分佈於全球每個角落,世界各地總不乏名泉。源自歐洲溫泉的「浴療場」(Kurhaus),就是透過吸入、飲用及水療按摩等方法,來緩解各種慢性疾病。不少人都喜歡趁秋冬天氣涼快之時浸泡溫泉,享受冷熱之間的差別與溫泉水的療效。若您正計劃外遊,不妨看看我們在接下來有關一些世界著名溫泉的文章!

伸延閱讀:
全球溫泉遊 (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