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2日
從上海街看香港





貫穿佐敦、油麻地和旺角的上海街,是一條自
19世紀中期已蓬勃發展的老街。時至今日,這條歷史悠久的街道仍然保留着多家百年老字號,整條街充滿着無限回憶。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副教授冼玉儀博士,帶大家從上海街回顧油麻地區的變遷。

香港開埠初期,油麻地乃漁民艇戶泊岸聚集的淺水港灣,當地人主要以經營修船工程和販賣修船用的桐油和蔴纜為生,時至1875年才被命名為「油蔴地」,繼而演變成今時今日的油麻地。上海街前稱差館街,乃昔日油麻地的地標街道,但因上環半山早有差館上街的存在,為免混淆,港英政府正式於1909年將油麻地差館街改名為上海街,並進行擴建,上海街遂發展為一條繁華的營商主道。您或會問,當年港英政府為何會以中國城市或省份命名街道呢?冼玉儀表示:「以地方名稱命名街道的做法在世界各地非常普遍,以中國城市或省份命名亦不足為奇。當年港英政府亦有用英國郡名或城市命名街道,九龍塘的約道(約克郡)及對衡道(道倫郡)就是好例子。」

百年老店

上海街由佐敦柯士甸道伸延至旺角荔枝角道,當年的繁華可媲美今天的彌敦道。原來昔日上海街是開往九龍及新界巴士的必經路線,街道兩端分別是旺角碼頭及佐敦碼頭,是水陸兩路的交匯,久而久之亦成為當年的貿易集散地。1920年代的上海街商務蓬勃,5060年代更是其黃金時期,街上人車川流不息,兩旁點綴着絢麗霓虹燈招牌,金行、疋頭綢緞及神香佛像店開得成行成市,米舖、押店、鐘錶、鐵器、蘇杭洋貨、中藥、理髮及住家雜貨等各式商店林立;正因如此,附近的廟街也被帶旺,盡顯油麻地的熱鬧與生命力。

「至今上海街仍然保留着30多家經營逾半世紀的老店,有些甚至是近百年老字號,大家不妨實地造訪,緬懷昔日!」屹立上海街122年的「和盛金行」,見證着上海街金飾店由數十家遞減至今天4家的變遷;與毗鄰的「馮滿記繡莊」同為僅存的百年老店,百多年前於新加坡創立,香港分店於1930年代開業,至今屹立逾80年,以中式裙褂、繡花及床上用品見稱,店舖總經理林熾炎先生由16歲開始工作至今超過半個世紀,堪稱上海街的活字典。

廣東話俗語「朱義盛」泛指假貨,1926年於上海街開業的老實公司則以此為招牌,賣的是平民鍍金飾物和銀器。雖然店舖於2010年因虧蝕結業,但其貨品仍於同街的電器行寄賣,店東還追上潮流開設Facebook專頁。1927年創立的「鏡明畫框玻璃」,由創辦人陳家掌管,年逾90歲的陳老太憶述她20歲那年坐着四人大紅花橋嫁入陳家的盛況,見證着油麻地的起落。

社區地標

除了百年老店,上海街一帶充滿社區景點,其中不得不提建於1930年代的油麻地戲院。全院設有300個座位,是現時九龍碩果僅存的戰前電影院。1935年前只放映默片,其後播放有聲電影,至1960年代開始放映極受歡迎的邵氏製作,也是其全盛時期。戲院最終於1998年結業,後獲香港政府評為歷史建築,於2009年連同旁邊的紅磚屋同時改建成粵劇中心,欣賞粵劇之餘,大家更可租借場地作戲曲演出和排練!

到訪油麻地戲院又豈能不光顧屹立數十年的單眼佬涼茶──「春和堂」?喝一碗解暑消滯、生津止渴的招牌涼茶,順道回味一下十年如一的裝潢。晚上再到接連上海街的廟街,穿梭在入夜後開滿的雜貨地攤,欣賞被暱稱為「平民夜總會」的傳統歌曲街頭演唱,另有一番風味。

緬懷昔日

想進一步了解上海街和舊香港?冼玉儀指出:「要了解一個地方,何不實地考察,跟在當地生活和工作的街坊聊天,從中了解昔日的種種軼事。其次可到圖書館閱覽參考書和昔日報章文獻,有機會亦可留意社區團體舉辦的導賞團!」另外您亦可瀏覽「香港記憶」網站www.hkmemory.hk,收聽百多段關於昔日香港的口述歷史檔案,一同加入傳承本土文化的行列。


鳴謝: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副教授冼玉儀博士



返回